5月26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主办的“2016中国塑料产业大会”在深圳成功举行。本次大会吸引了来自相关行业组织、现货企业等三百多家企业和机构代表参加。
赵俊贵:石化行业传统低成本扩张模式难以为继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赵俊贵表示,中国行业成本上升,表明传统低成本扩张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赵俊贵分析到,中国税务加重,行业财税政策亟待调整优化;结构调整进展艰难,行业创新能力不强越来越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短板。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引领行业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亮点。
供给侧改革贯穿行业“十三五”,一是优化结构,持续增长,把“调结构”和“稳增长”作为“十三五”行业发展的两大主要任务。 二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坚持把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行业实施的两大发展战略。三是优化存量,做强增量。四是深化改革,促进发展。
才大颖:2016年塑料行业亏损企业还会增加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主任才大颖先生表示,2015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规模以上的亏损企业达到了1687家,同比增长11.4%。预计2016年该数字还将会增加。
展望“十三五“,塑料行业在新常态下的倒逼机制下,如果能够抓住这些战略的发展机遇,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定能够全面完成转型升级任务,真正地走上“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
范剑平:中国经济下滑势头仅减缓但没完全止住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GDP从年度和季度增速来看都是不断走低,经济下滑势头只是减缓,并没有完全止住。目前说中国经济出现小阳春,这种判断太乐观。中国经济的问题不是速度问题,主要是效率问题。
范剑平认为,僵尸企业是经济中的毒瘤,去产能就应该对僵尸企业动刀,该断奶断奶,尤其是对国有企业。
徐小庆:资产价格沿着经济弱复苏逻辑演绎
敦和投资有限公司宏观策略总监徐小庆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中国资产价格沿着中国经济弱复苏的逻辑演绎,权威人士的讲话使市场对是否对经济需要刺激产生怀疑。中国去产能不是第一次,我们需要回顾上一次去产能时期各大类资产管的表现。地产销售增速在下半年会回落,房地产开工数今年下半年会见底,同样相关大宗商品的需求也会见底。
郭永新:塑料产业格局出现四大演变
中国轻工业信息中心副主任郭永新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近年来塑料产业格局出现四大演变:从日用为主向产业配套转变;从东部为主产区向中西部延展演变;从国内市场向全球市场拓展转变;从简单加工向高科技加工转变。
陈纬:价格波动幅度变大平仓难度增加
大连商品交易所工业品事业部总监陈纬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期货品种价格日内波动幅度变大,投资者平仓难度增加了。增加保证金、增加手续费,增加日内交易手续费的措施,所要实现的一个结果,就是要把价格波动降低,把日内的交易量降低。
崔科增:聚丙烯正在由结构过剩走向全面过剩
卓创资讯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秘兼首席分析师崔科增对聚丙烯的地位和格局做了详尽的表述。崔科增表示,丙烯单体正在由紧缺走向全面过剩,丙稀到聚丙烯的边际决定市场供应变化,再生科-粉料-粒料三足鼎立相互影响,供需格局正在改变;聚丙烯正在由结构过剩走向全面过剩;聚丙烯通用料价格与PE价差正在拉大并向PVC靠拢,高端专用料价格相对坚挺;产品向“高端化和差异化”的发展,应加大新牌号开发力度。
高春雨:未来中国聚乙烯将面临来自北美的压力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专家高春雨在主旨演讲中指出,从未来扩能情况来看,未来乙烯扩能,正好和2000年到2015年这段时间扩能有一个差异,未来五年,全球乙烯扩能重心将转回北美。因为北美现在已经成了中东之外乙烯成本最低的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到2020年,全球乙烯新增产能预计不到3000万吨,北美地区大概新增1250万吨,亚太地区新增1460万吨。亚太地区新增的1460万吨,大概有将近700多万吨,都是来自于中国的CTO、FTO,以煤或者甲醇为原料的企业。如果原油价格再往下跌,亚太地区新增的产能是不确定的。从整个趋势来看,未来整个北美地区的新增产能在全球的份额中占比巨大。
高春雨表示,因为现在天然气价格很低,下一步最大的冲击就是价格的冲击。现在中国聚乙烯进口量非常大,而且可能更多是来自于中东的产品,未来中国不仅面临来自于中东产品的压力,可能还会面临着来自于美国产品的压力,如果美国1200多万吨,将近800多万吨产能释放,美国未来可能会增加出口,大概要增加近500多万吨的出口,而很大一部分产品会出口到中国。